
2025年5月25日上午,上海大学通信学院校友返校日活动在东区翔英大楼T516举行。来自不同届别的校友们怀着对母校的深情厚谊,陆续抵达活动现场,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温情与回忆的聚会。

院长庞拂飞教授、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及班主任代表冯国瑞教授、2011级辅导员庄琰、陈砚颖,以及学院校友会负责人薛程等教师代表出席活动,与校友们共叙师生情谊,共话学院发展。活动由通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涛主持。庞拂飞院长在欢迎辞中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汇报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庞院长特别提到,2015届毕业生作为学校大类招生改革和学院课程项目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经历了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学院的产出是学生,校友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庞院长表示,希望校友们持续关注和支持学院发展,共谋学生就业,常回母校看看。庄琰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感悟,为通信学院培养的优秀学子感到自豪。冯国瑞教授结合17年执教经历,鼓励校友们多回母校交流,为在校师生传授经验。


校友代表发言环节气氛热烈,从95届到15届,不同年代的校友纷纷表达了对学院的感恩之情。05届校友郑琳俊回顾了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办学水平的历程,为母校的发展感到骄傲。95届校友、来自空管局的徐亚辰分享了单位里上大校友团结互助的情景,流露出对校园生活的深深怀念。15届校友、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的陈可江回忆了在校期间激烈的专业分流竞争和充实的项目实践经历,感谢学院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同届校友曹伯乐则分享了与室友重返母校的喜悦,认为学院的培养赋予了他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让他受益匪浅。卢永晨校友则回忆起当年的校园趣事和学习往事,言语间满是对学院的感恩之情。

会后,校友们集体参观了东区图书馆的校史馆、海派文化馆和书香谷,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在熟悉的校园景观前合影留念,重温青春记忆。

下午的校友职业生涯分享会在翔英大楼608举行。15届优秀校友卢永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在校生提供了职业规划建议。他特别强调要深耕专业领域,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学习,同时分享了深度学习的研究心得。在互动环节,卢学长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职场发展的各类疑问,面对现在的就业压力,他指出坦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节奏”,鼓励大家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系统思维,以开放心态迎接行业变革。现场互动频繁,在校大学生们在技术认知与职业规划上深受启发。
此次校友返校日活动不仅搭建了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更构筑了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校友们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建设,为上海大学的美好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份深厚的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如校园泮池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撰稿人:赵威强
摄影人:王少杰,张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