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级第二课堂第三期丨通信学子职业初展望

发布时间:  2020-04-19  投稿:陈杰   浏览次数:

同学们,大二的学习生活已步入第三个学期,2018级的你们是否对专业发展有了初步认识?一场由2018级第二课堂班团第二小组“F007”策划,关于职业初探索、未来初展望的线上分享会于4月17日晚上在ZOOM平台顺利举行。参与人员有2018级辅导员郑辉老师、吴静老师,以及所有班团小组成员。

策划的初衷是寻求一个答案,也为更多人理清思路:在社会的大江大河里,通信学子离开校园将流入哪片“土地”?尽早地了解这个行业,对职业做出规划也是大学生涯的必修课。

活动伊始,由策划组组长童永启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背景、活动流程和评分规则做简要介绍,每组分别进行展示与接受提问,环节进行计分,依得分高低决定奖惩。

六个展示小组根据前期准备的资料,从行业概况、知名企业、就业发展、薪资水平、能力要求等方面分别对互联网企业、公务员职业、通信I类企业、国企、科技类公司、三大运营商进行展示介绍。

第一组的庞成康同学提到互联网行业的两个特点:薪资可观但就业差距大,求职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足够多的实践经验;“两高一低”。第四组的赵佳韵同学在介绍第一类通信企业时强调了通信专业岗位对社会的重要性,当被提问到在众多职业中如何进行选择时,她则表示“兴趣与能力并行”。第七组的王席同学通过对三大运营商的薪资、员工数量及与其他企业的对比介绍,更全面地展示了该类职业的发展方向。

在点评环节中,吴静老师表扬了第四小组赵佳韵的讲解,并对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增加活动创新性。通过小组打分评比,本次活动总分最高的第四小组获得奖励,最低分第五小组获得“惩罚”,由小组的程斯颖和王正同学为大话西游中的经典片段配音。

以一段具有启发性的话为本次的分享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都身处在历史的潮流中,连岸边的岩石都要经历冲刷,我们是江河里的鱼不错,可并不是仅仅纵身一跃的过江之鲫,只有早做规划意志坚定,我们才能掌控那一份如鱼得水般的从容,增添未来的生机。



上一条:春季主题教育|通信学院研究生会举办第三期“研途微沙龙”活动——数模竞赛经验分享会

下一条: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通信学院、翔英学院2019级春季学期首日教育顺利举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