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冷冬日悄然过去,和煦春天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即使无法返校,通信学院2018级的同学们追寻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歇。2020年3月10日晚,以“春日集结,步履不停”为主题的2018级各班团小组线上交流会顺利开展,参会的人员有2018级辅导员郑辉老师、吴静老师、2018级班团骨干及入党积极分子。
火速集结,创新课堂
此次交流会正式开展前几日,六十四名成员和两位指导老师就已在微信群内集结完毕,自行组成七组,以小组为单位策划组织每期第二课堂活动,为即将开展的第二课堂做准备。
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之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延伸。此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联动本年级班团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符合青年文化的线上活动,鼓励“从课堂走出来”,注重提升理工科同学的综合素质。
从3月20日开始至6月19日,每两周举办一期,内容围绕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生涯规划等方面,形式不限。活动还设置有“惊喜”的动态评价环节,每期活动结束后将由其他组员针对本期活动从四个方面进行活动效果评价,并投票评选出表现最优异的前三名成员,结业阶段将对评价较高的小组及组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定期反馈,循序引导
学海无涯,勤奋自勉的学习氛围正顺着网络蔓延开来。
交流会上,首先由各组组长根据收集到的组内成员有关近期网课学习问题及感受进行反馈。同学们对冬季学期考试形式比较关注,有关于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利弊讨论,也有关于一些课程教学如何改善的建议。
线上学习更加便捷,节省线下往返教室的时间,录播视频可随时暂停,针对难懂的点反复进行观看,但是线上学习较之线下,互动性较略差,学习注意力也较易分散。两位老师仔细聆听每位同学的意见,也针对一些疑问做出了回答,鼓励同学们在特殊时期既要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也要给自己减减压。
新的尝试,新的挑战
趣味的组名介绍、小组集结的小故事、对今后活动形式的思考等,各小组也在交流会上分别进行了展示和分享。如第二组的组名"F007"——集小优放大,极具通信特色。第七组“发际线和我作队”,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博得大家一乐,也展现了小组所要传递的学习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同学们对于今后活动的开展,认为既具有挑战性,也怀有深深的期待感。正如郑辉老师所说,活动意义在于以青年大学生的视角,挖掘创意点,增强能力训练和培养。吴静老师也提到,活动以学生需求为主,希望能增强大家的获得感,促进彼此间的团队协作。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上大校园里的花是不是也含苞待放了呢?我们也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可缓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