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组委会主办的2025年TI杯赛前培训会在上海大学翔英大楼T516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吸引了上海多所高校近百名师生参与。培训聚焦赛事规则解析、TI产品应用及实战经验分享,为即将于7月30日开赛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注入强劲动能。
一、以赛促学,锤炼创新精神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涛老师在开场致辞中强调:“竞赛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奖项,更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陈老师提到学院本科生近年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得益于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和扎实的学科基础,特别感谢了TI公司连续9年冠名支持赛事,并为暑期坚守岗位的指导教师致以敬意。本次培训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学院教师的全力支持,金彦亮、赵恒凯、马秀丽、钱峰等老师全程参与了前期筹备工作。

二、技术培训,直击备赛痛点
TI公司杰出工程师、上海赛区评委谢胜祥老师作为主讲人,系统剖析了竞赛核心内容。他首先解读赛事新规,公布关键时间节点:7月23日发布元器件清单,7月30日-8月2日为正式比赛期,8月6日-8日上海赛区测评落地上海大学;强调至少一道赛题强制采用TI MSPM0系列MCU(板卡申请已截止)。接着以2024年“自动行驶小车”赛题为例,警示常见硬件设计误区,如3.3V单片机直接接入5V模块导致芯片烧毁,提醒学生严格遵循数据手册电压规范;同时展示典型电赛作品布局,强调模块化设计、测试点预留及可靠接线的重要性。此外,谢老师还介绍了TI免费开发资源全景图,包括WEBENCH®电源设计器、TINA-TI仿真工具,并演示MSPM0G3507开发板核心功能及官方SDK中138个驱动库例程的调用技巧。

三、互动答疑,破解开发难题
在技术交流环节,谢胜祥老师针对学生集中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指出环境搭建中90%的CCS安装失败源于中文字符路径,建议检查系统变量;提醒调试工具需慎用非标准调试器,推荐XDS110等认证设备避免芯片锁死风险;针对小车类赛题,推荐采用官方提供的调试方式,避免出现调试不稳定的情况。这些实操建议直击学生备赛过程中的技术盲区。

本次培训明确了全国总测评将于8月22日初评、8月29日正式公布奖项的关键赛程。作为上海赛区测评基地,上海大学已全面做好场地与技术支持准备。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培训“厘清了备赛主线,对解决硬件设计痛点有了明确方向”。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帷幕即将拉开,这场融汇企业工具链支持与前沿技术启发的备战活动,正助推上海学子向电子设计奥林匹克的巅峰进发。
撰稿 | 郭锦宏
审核 | 钱峰、李文华